南非中非关系学者法尔哈娜·帕鲁克(Farhana Paruk)近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非洲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促进了亚洲与非洲国家的互联互通。此外,她对绿色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充满期待,称非洲太阳能资源具有独特优势,在多边合作机制的推动下,“绿色丝路”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9-22
查看详情
刘欣:回顾过去十年,如果用三个词来描述“一带一路”倡议所取得的成就,你会选择哪三个词,原因又是什么?
翁诗杰: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三个词。首先是包容性,其次是联通性和共生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其实相当明显,因为这个倡议的本质就在于包容。它欢迎所有国家参与与共建,不管是“全球南方”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被排除在外,这是第一点。其次是联通性,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独特的模式,涵盖了“五通”,从物流贸易(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到民心相通等。而“共生性”则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
来源:中国国际电视台
2023-09-20
查看详情
中新社南宁9月17日电 (记者 蒋雪林 张素 蒙鸣明)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开幕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老挝总理宋赛、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越南总理范明政、印度尼西亚副总统马鲁夫、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普坦、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以及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工商界代表等约1200人出席。
本届东博会的主题是“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其间将举办开幕式、东博会和峰会20周年成果展等活动。本届东博会为期4天,时间为9月16日至19日。
本届东博会将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带一路”等合作机制,继续举办第三届RCEP高峰论坛等机制性活动,发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商机前瞻》蓝皮书。
第20届东博会展览总面积10.2万平方米,外国展览面积占比30%以上,参展企业总数近2000家。
外国组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来自45个国家的近750家企业参展。在东盟商品展区,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7个东盟国家恢复包馆。中国参展企业突出展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产品新技术。
本届东博会,境外客商全面恢复线下参展参会。东盟展区展览规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参展企业约640家。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柬埔寨加华综合企业集团、印尼埃尔法农业、老挝星灿集团、马来西亚亚洲航空、缅甸皇家掸邦公司、菲律宾BDO金融银行、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泰国金冠斯有限公司、越南中原集团公司等东盟国家知名企业参展。其中菲律宾榴莲首次亮相东博会。
本届东博会聚焦同东盟国家一道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把握变革新机遇,打造竞争新优势,设立智能装备、数字技术、先进技术、绿色建材与智能家居展区,集中展示绿色低碳技术和应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来源:中新网
2023-09-18
查看详情
新华社雅加达9月13日电(记者余谦梁 汪奥娜)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13日考察中印尼合作项目雅万高铁,在首都雅加达哈利姆站乘坐高铁列车赴西爪哇省帕达拉朗站。他对两国铁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赞赏。
在哈利姆高铁站,佐科考察了车站建设情况,并听取了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和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负责人关于雅万高铁项目总体建设、运营准备等情况介绍。
佐科表示,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雅万高铁将于10月初正式商业运营。这是他第一次乘坐雅万高铁,在列车以350公里时速运行时感觉很平稳、很舒适。他希望印尼民众能够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乘坐雅万高铁,以缓解雅加达到万隆之间的交通压力。
据悉,这是佐科在其第二个任期内第四次考察雅万高铁项目。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9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中)在雅万高铁哈利姆站刷票进站。
9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中)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车厢内和乘客互动。
9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哈利姆站和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合影。
9月13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乘坐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
9月13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行走在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
2023-09-15
查看详情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三宝垄市佩马朗区,占地约7万平方米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中,制氧机不间断地工作,池里的虾苗已经一个半月大。
按照计划,这批虾养满4个月后,将被捞出放入装有冰块的纸箱中,送到位于三宝垄的加工厂进行清洗、剥壳、冷冻包装等粗加工处理,再装船运往中国福建福州。
养殖场负责人,今年66岁的印尼人乔尼·塞蒂亚万有近40年养虾经验。从2021年起,他同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在印尼的全资子公司合作养虾。
在距离约2000海里外的福建福州元洪码头,悠长的汽笛声中,装载有印尼水产品的船舶经过约20天的航程,缓缓靠泊福州港松下港区元洪作业区。一箱箱、一袋袋漂洋过海的水产品,被吊臂稳稳吊起卸上岸、装车,运往附近的冷链物流基地和各大水产加工企业。
离码头几公里远的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一楼展厅的冻柜里,摆放着包装精美的鱼糜制品、虾饼、虾滑等产品。公司总经理林峥嵘说,来自印尼的南美白对虾经过搅拌、捶打等工序成为虾泥浆,再灌入三角包装袋里封口,送入速冻机速冻,Q弹的虾滑就制作好了。
对虾、金枪鱼、尖鱿……印尼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中国水产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水产品原料。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生产部经理吴晓华带着工人将印尼尖鱿手工剥皮、去除内脏。另一加工区,操作员双手握住一大块金枪鱼腰肉,放上切割机,经过包装后,2厘米厚的金枪鱼片从工厂出发,销售到国内各地。
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印尼子公司法人代表陈庆安说,企业在印尼建设渔业基地,在国内加工生产,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为印尼当地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与收入。“加工厂就近招收工人,目前有300多名印尼籍员工;此外,企业会从印尼当地渔民那里打包收购一些海产品,帮助当地渔民增加收入。”
“我原来就养3个池子的虾,现在管理两个养殖场一共70个池子,月收入翻了好几倍,而且很稳定。”塞蒂亚万告诉记者,一年半来自己累计供货约1200吨南美白对虾
产业链“手牵手”实现“双赢”,得益于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两国双园”是指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境内互设园区、联动发展的一种新型产能合作方式。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周清宁介绍,中印尼“两国双园”是以福建福州元洪投资区和印尼民丹工业园等园区为载体,探索建立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的“双园”结对合作机制。
2021年1月,两国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目前,中方园区已形成各类经贸合作项目45个,其中投资类项目27个、总投资554亿元,贸易类项目18个。
“两国双园”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林峥嵘说,企业入驻园区可较为便捷地出海,很多审批事项可以“打包”由园区统一负责,无需单独申请,在清关过程中走“绿色通道”,通关最快只需要3天,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
2022年9月,《中印尼“两国双园”产业合作规划》发布,海洋渔业作为5条跨国合作产业链之一被写入规划。在元洪功能区,越来越多渔业企业“扬帆出海”。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与印尼三林集团合作,在印尼建设10个渔业基地;福建御冠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在印尼注册成立国际贸易公司;福清市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在印尼投建第三期5000亩的养殖基地……
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驶入快车道。为更方便地将印尼水产品从码头运到公司冷冻库,元洪作业区今年开始新建两个泊位,建成后可接载冷链集装箱上岸。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庄瑞顺说,中印尼“两国双园”通过两国互设产业园,助力越来越多企业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来源:新华社
2023-09-14
查看详情